张登山个人简历
张登山 男 汉族1961年出生,研究员, 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从事沙漠化防治、林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zds@ires.cn; dshzhang2008@sina.com, 电话:13520263461,13997144583
教育背景:
1979.9~1983.7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专业 就读大学,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94.9~19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攻读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2002.9~2005.7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5.10~2007.1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流动站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3.7~1990.12 青海省治沙试验站从事防沙治沙试验研究,任副站长;
1990.12~今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从事防沙治沙、土壤、林业、生态环境研究工作。1999年1月晋升副研究员,同年12月破格晋升研究员。先后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副所长、林业研究所副所长、人事处处长,现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与参加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专题、子专题、省级项目10余项,参加科研、规划项目30多项。获科技成果15项,发表论文60余篇。现主持国家和省级3个课题。
代表性成果:
1.青海湖周沙漠化成因、现状、危害程度与防治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沙珠玉治沙造林与沙漠生态环境逆转的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青海湖水位下降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4. 湟水流域林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技术研究, 2001.9
5. 西北山川秀美计划(青海部分)研究, 1999
6. 青海省海东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2001.9
7. 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风沙环境综合防治规划研究, 1999
8. 青海高原东部人工栽培麻黄草技术的试验与示范, 2001.9
9. 2004年7月,主持完成了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高寒沙区流动沙丘特性及快速治理技术研究,取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登 记 号:9632004Y0081。
10.2007年9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区土地沙漠化形成机理及其生态保护研究,取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登记号:9632007J0184)。
获奖荣誉:
1985年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铜质奖;
2002年获中国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2002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专家;
200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3年工作以来,从事青海高原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试验方面的工作,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沙漠学会理事,《中国沙漠》编委等。
攻读博士期间(2002.9~2005.6)
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一、 发表文章
1. 张登山、武健伟、鲁瑞洁、赵延治、陈原,2003.12环青海湖区沙漠化综合治理规划研究,干旱区研究,20(4),307~311.
2. 张登山、刘秋锋、鲁瑞洁、陈原,2004.5,青海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8(3),107~111.
3. 张登山、鲁瑞洁、陈原、夏虹、石蒙沂、王宁、陈来生,2004.7,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问题与生态恢复初步研究,《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商务出版社,北京,266~269.
4.张登山、高尚玉、鲁瑞洁、陈原,2004.2,青海高原沙漠化土地及其变化研究, 2004年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 专业委员会论文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P.YAN, G.R.DONG, Z.Z.SU AND D S.ZHANG. 2004,Desertification Problems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Area, China. Land Degradation &Development.15:177~182(2004).
6. 张登山、石蒙沂、杨恒华、杨红文等,2003.10,青海高原流动沙丘快速治理研究,《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
7.Zhang Dengshan,Gao shangyu, Lu Ruijie, Yan Ping, Chen Yuan, Xia Hong.2004.8,Quantitative Analyses to Driving Factors of Sand Desertification in Gonghe Basin, Qinghai Province,The 4th Internationl Symposium on the Tibetan Plateau.
8. 贾敬敦、伍永秋、张登山、康慕谊、史培军,2004.5,青海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建设的空间布局,资源科学,26(3),9~16 .
9. 参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9;
10. 参编《荒漠生态系统观测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二、 科研工作
1.主持实施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项目——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专题:三江源区农业土地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研究,执行年限:2003.01-2005.12.
2.主持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三江源区沙漠化形成机理及生态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40361010,执行年限:2004.01-2006.12.
3.主持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防沙治沙综合技术体系研究的专题:共和盆地防沙治沙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专题任务书编号:2002BA517A-09-03-04.起止年限:2002.01~2004.12.
4.主持完成了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高寒沙区流动沙丘特性及快速治理技术研究,2004年7月,取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登 记 号:9632004Y0081,工作起止时间:1999.12-2004.07,评 价 日 期 :2004.07.20。
5.主持国家林业局黄土丘陵高原浅山坡地造林技术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黄土丘陵寒冷高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技术,起止年限:2003.1—2005.12。
6.主持全国典型沙漠化地区监测项目:青海省沙珠玉典型地区沙漠化监测,2002~2005。
7.参加了高尚玉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ka以来贺兰山东西两侧沙漠环境变化与分异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0271114。
8.参加了严平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内蒙太卜寺旗实施的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等科研工作。
博士后期间(2005.10-2007.11)
发表论文、论著和科研工作情况
论文、论著:
1.张登山、鲁瑞洁、陈原、夏虹、石蒙沂、王宁、陈来生,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问题与生态恢复初步研究,《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329-333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北京
2.张登山,青藏铁路防沙治沙措施初步探讨,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歙县,2006年10月
3.张登山,青海三江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甘肃兰州,2006.8
4.Xiao-Yan Li He-Ye Xu Yong-Liang Sun Deng-Shan Zhang Zhi-Peng Yang.Lake-Level Change and Water Balance Analysis at Lake Qinghai,West China Recent Decades.Water Resour Manage(2007)21:1505-1516
5.高尚玉、鲁瑞洁、强明瑞、哈斯、张登山、陈原,140年来腾格里沙漠南缘树木年轮记录的降水量变化, 科学通报, 2006.2第51卷第3期326~331
6.张登山、高尚玉,青海高原沙漠化研究进展,中国沙漠,2007年第27卷第3期
7.张登山,Study on Cause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ource Area of Yangtze River,交流、论文集,第三届国际沙尘暴学术会议(2005年8月,内蒙古呼和浩特)
8.张登山,三江源区沙漠化土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口头报告,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广西桂林
9.林超峰、陈占全、薛泉宏、陈来生、张登山,青海三江源地区风沙土养分及微生物区系,应用生态学报,101-106页,2007年1月,第18卷 第1期
10.张登山、高尚玉、石蒙沂、哈斯、严平 著,《青海省高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科学出版社,2007(待出版),2006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资助
11.陈桂琛、苟新京、陈孝全、张登山、马玉寿等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2006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学术著作资助
科研成果、主持参加科研项目:
作为副主持人执行高尚玉教授主持的“青海高原综合防沙治沙技术集成与示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代码:05EFN217100429),2005.9-2007.9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区沙漠化形成机理及其生态保护研究, 项目批准号:40361010,执行年限:2004.01-2006.12,2007年9月取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登记号:9632007J0184)。
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防沙治沙植物材料筛选与快速扩繁技术研究”课题的子专题:高寒区防沙治沙抗逆性品种的选育与扩繁技术,课题编号:2005BA517A01,执行时间:2005-2007年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子课题“青海共和县沙区沙障和植物固沙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子题任务书编号:2006BAD26B1002,执行时间:2006年10月-2010年12月
主持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海湖周沙漠化综合防治研究与试验示范”, 项目编号:2007-N-144 ,起止时间:2007年8月-2009年12月。
新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青海湖周沙漠化演变及其防治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40761026,执行年限:2008.1-2010.12
1.青海湖周沙漠化成因、现状、危害程度与防治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沙珠玉治沙造林与沙漠生态环境逆转的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青海湖水位下降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4. 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首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6. 第二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1.主持实施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项目——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专题:三江源区农业土地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研究,执行年限:2003.01-2005.12.
2.主持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三江源区沙漠化形成机理及生态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40361010,执行年限:2004.01-2006.12.
3.主持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防沙治沙综合技术体系研究的专题:共和盆地防沙治沙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专题任务书编号:2002BA517A-09-03-04.起止年限:2002.01~2004.12.
4.主持完成了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高寒沙区流动沙丘特性及快速治理技术研究,2004年7月,取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登 记 号:9632004Y0081,工作起止时间:1999.12-2004.07,评 价 日 期 :2004.07.20。
5.主持国家林业局黄土丘陵高原浅山坡地造林技术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黄土丘陵寒冷高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技术,起止年限:2003.1—2005.12。
6.主持全国典型沙漠化地区监测项目:青海省沙珠玉典型地区沙漠化监测,2002~2005。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高寒沙区工程和植物集成技术治沙生态效益评析(41661001)
8.沙化土地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S-1)
9.三江源区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18-NK-A3)
10.青海湖东岸高大流动沙山移动特性及其危害研究(4146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青海湖东综合防沙治沙及沙产业试验示范(2019-HZ-814)
12.菊芋在高原沙化土地治理中的应用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2018-NK-3)
13.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集成示范(2016-HZ-822)
国核 第一作者 青海湖克土沙区风沙运动规律及防治对策 1.973 中国沙漠 2016.03
CSSCI 通讯作者 青海湖沙区不同植被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2.51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8
国核 通讯作者 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在沙丘形态监测中的应用 1.941 干旱区地理 2018.11
国核 通讯作者 高寒沙地植物的沙堆形特征与成因研究 2.369 干旱区研究 2018.05
国核 通讯作者 近10年青海湖东沙地人工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3.763 生态学报 2019.03
国核 通讯作者 青海湖东岸沙地风沙活动特征 1.973 中国沙漠 2020.01
田丽慧 | 1988.08 | 博士 | 党员 | 副教授 | 北京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 |
王志涛 | 1972.08 | 硕士 | 党员 | 副研究员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推广 |
王丽 | 1985.08 | 硕士 | 党员 | 助理研究员 | 内蒙古大学 植物学 |
周虹 | 1991.02 | 博士 | 党员 | 副研究员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生态学 |
杨文君 | 1971.07 | 硕士 | 党员 | 高级实验师 | 青海大学 作物学 |
指导硕士生:张政 2020级,2023年7月毕业
周鑫 已毕业
王俏雨 已毕业
汪海娇 已毕业
指导博士生:
向前胜 2018级 2021年7月毕业
杨文君 2018级
王丽慧 2019级
张乐春 2019级
王丽 2020级
高琳 2020级
王娟 2020级
周鑫 2021级
刘娜 2021级
王俏雨 2022级
一种流动沙丘设置小麦活沙障的方法(ZL 2014 1 0439817.9)
一种流动沙丘设置青稞活沙障的方法(ZL 2014 1 0439906.3)
1.《青海高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主编
2. 《青海林业实用技术》 主要作者
尚未录入;